4月15日,由茂名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策劃,廣東人民出版社負責出版的《茂名歷史文化發展叢書》(以下簡稱《叢書》)項目正式啟動。《叢書》的編撰按照經史子集的古代分類搜集整理,對茂名歷史文獻典籍開發整理和匯編出版,被稱為茂名版“四庫全書”。
在當天舉行的首次專家會上,業界權威專家與本地學者近三十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叢書》編寫事宜。
建市以來首次大范圍收集史料
據了解,《叢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對茂名歷史文獻典籍開發整理和匯編出版,形成《茂名歷史文獻》,在傳承優秀文獻典籍的同時,將之作為權威一手地方文獻資料,為地方文化及學術研究、基礎教育等服務,為未來茂名文化發展提供基礎資料支撐。二是在挖掘史料的基礎上,出版《茂名歷史文化專輯:潘茂名》和《茂名歷史文化專輯:冼夫人》兩種專輯,借以挖掘、梳理茂名歷史文化特點,為未來理清提煉茂名文化精神的歷史由來和拓展空間提供條件。
《叢書》中的《茂名歷史文獻》計劃收錄150多部歷代文獻,按照經史子集的古代分類搜集整理,能夠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茂名本地歷史文化的“前世今生”。所收文獻原則上以一九一二年為下限,個別特殊文獻延至民國時期。目前,出版方已經草擬了《茂名歷史文獻》的目錄稿,文獻來源于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甚至其他國家,這也是茂名建市以來首次如此大范圍收集史料。來源基本上都是館藏文獻,出處是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或地志辦,也有日本著名的文庫,非常具有權威性。
“編撰《叢書》是搶救茂名文化遺產的需要。”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導楊權說,“我們先賢肯定寫了很多作品,但流傳到今天,十本不到一本,這些東西很多都藏在圖書館,有些是孤本、藏本,我們收進《叢書》可以避免湮滅。此外,許多古籍藏在圖書館甚至國外,不容易借閱,所以用一套歷史叢書形式出版,人民群眾利用起來就很方便。”
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傳世精品
盛世修典,和世存典。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茂名打造成為粵西文化高地”的目標已被寫進了茂名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叢書》項目的啟動,被視為茂名落實文化強市戰略,推動粵西文化高地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茂名文化之為、發展之需、民眾之盼,對傳承茂名歷史文化和服務當下文化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表示,要把《叢書》打造成為一套“留得住、傳得開、拿得出手”的高水準精品圖書,即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傳世精品,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圖書精品,能夠傳播茂名文化的、高大上的城市文化精品。
《叢書》選定了全國出版古籍、檔案文獻綜合實力和影響力較大的出版單位之一廣東人民出版社作為出版方。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表示,茂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文化在其中將起到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希望能夠把《叢書》項目作為文化精品、傳世精品完成。
項目邀請了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研究館員、副館長倪俊明,原廣東省方志館研究館員、館長林子雄,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導楊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杰,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金超等省內權威專家參與,這些專家對全省文獻分布較為熟悉,均為相關文獻領域專家,均具有正高職稱,部分專家對粵西文獻有專項研究。此外,本地也有1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叢書》編寫項目。
目前,《茂名歷史文獻》的目錄稿仍在補充擴充。廣東省方志館原館長林子雄建議,茂名本地專家學者發揮作用,可以深入到各個村落,挖掘現在目錄上沒有的文獻。
聲音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研究館員、副館長倪俊明:
“把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茂名文獻集中在一起”
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把散落在全世界各地角落的茂名文獻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套大家摸得著、看得到、方便查閱的叢書。《叢書》完成后,能更好地為學者提供文獻資源支撐,利于今后研究、宣傳、推廣茂名歷史文化。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導楊權:
“摸查茂名文化家底,展現粵西文化成果的需要”
《叢書》編撰意義重大,體現了茂名領導和學術界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這是一個摸查茂名文化家底,展現粵西文化成果的需要,嶺南曾經被人說為“文化沙漠”,此說話是不成立的,所謂沙漠是不毛之地,但即便是沙漠下面也有很多石油。編《叢書》展現歷代文化成果,證明我們不是“沙漠”,要糾正別人的看法,就要拿出實際的東西來。
廣東省方志館原館長林子雄:
“編撰《叢書》利在千秋”
一直以來我們做了很多文化設施、很多文化工作,但是編撰《叢書》利在千秋。例如《廣州大典》收錄4064種文獻典籍,從全世界范圍征集回來的,有一些書原本很難看到的,現在經過收集匯編,就能被大家更好地看到和使用。所以,《叢書》出版后,非常利于本地的學術研究、文化傳承。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杰:
“可再挖掘多些民間的東西”
編《叢書》應該把面放大一點,在挖掘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可再挖掘多些民間的東西、真正的“土特產”。因為來自民間帶有鄉土氣息的史料,非常接地氣。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慧謀:
“給學者研究茂名開拓了新的視野”
全書計劃收錄包括詩詞、傳記、族譜和方志等20多個類別共150多部文獻,很大程度上呈現給讀者是更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同時也給學者研究茂名開拓了新的視野。
電白文聯創作部主任崔偉棟:
“過去不少人對于茂名歷史多是道聽途說”
茂名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但缺乏既系統又權威的歷史文字資料。一方面,過去不少人對于茂名歷史多是道聽途說,缺少歷史依據,另一方面人們也無法找到相關的書籍進行查閱與研究,所以《叢書》的編寫、出版和發行,意義深遠。